为了活跃公司气氛,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,促进小伙伴们之间的互动交流,学汇百川每天都会开展“午间提神”趣味小游戏活动,做到让午休充满电,工作有活力。
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819:目睹儿子手机成瘾的全过程,我才明白:犯错的不是孩子,而是......
作者:兰心 来源:洞见父母(ID:fmczs100)
家里有个爱玩手机的孩子,真的能把家长逼疯!
为了防止孩子沉迷,摔手机、打孩子的招儿全用上了。
但是,爱玩手机的孩子真的快乐吗?
其实,沉迷的本质并不是寻找快乐,而是缓解痛苦。
每个沉迷手机的孩子,内心都很无力。
想要帮孩子破除手机瘾,先看看孩子怎么掉进深渊的——
01
孩子是如何一步步沉迷手机的?
之前接诊过一个14岁的男孩。
刚开始买手机,是为了奖励孩子考进前十。
谁知,迷上手机之后,孩子饭也不吃了!
每天不是窝在屋里打游戏,就是不起床。
家长气坏了,把孩子狠狠揍了一顿,手机也摔了。
然而,孩子变得越发喜怒无常。
平时放学后,谁问也不说话,好像是家里的仇人。
回到屋里就睡觉,要么就锁上门偷偷玩手机。
有一次,孩子又不肯吃饭,家长生气了,拎着孩子的衣服出来,强迫他吃饭。
孩子直接疯了一样挣扎,嘴里还骂脏话,气得孩子爸直接扇了他两巴掌!
那场大战之后,孩子像变成了“废物”。
对现实生活彻底失去兴趣,不出门,也不交友。
后来直接发展成不上学,家长彻底慌了。
从家长的视角看,沉迷手机真的很过分。不过我从孩子那里,却了解到另一个版本:
男孩说,家长其实很少管自己。他们只在意儿子考出好成绩,给他们争光。
手机,只是男孩逃离父母控制的工具。
之所以沉迷,是现实生活让他感受不到温度!
而游戏的世界,处处都充满满足感。
可见,孩子的社会功能已经开始受损。
02
成瘾背后,是孩子的无助与绝望
从孩子角度看,玩手机并不是追求快乐,而是逃避现实的痛苦。
换句话说,沉迷手机并不是孩子的错,是他选择了错误的方式疗愈自己。
实际上他可能在说:
救救我,我很无助!
家庭教育指导师孙一荣说,孩子的无助感,主要来自两方面。
一方面,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。
比如学习成绩不好,同学关系相处差,都会让孩子产生逃避心理。
针对孩子遇到的问题,如果家长无法提供帮助,孩子就会不抱希望。
转而去手机中,寻找自救的方法。
朋友家有个小孩,性格很内向。
在学校被人欺负了,也不敢反击,回家偷偷哭。
家长也没当回事,只是说让孩子别惹事。
孩子很绝望,慢慢对家长失去信任,情绪日渐抑郁。
他整日躲在手机里和网友聊天,以此寻求安慰和理解。
另一方面,来自自身价值的需求。
进入青春期,孩子开始渴望自我价值感。
心理能量低,内动力不足,都会导致自我价值感缺失。
这些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、敏感心理,为了证明自己,只好去网络世界寻找存在感。
表姑家的小儿子,自从小升初后,成绩就一落千丈。
他一开始只是自我怀疑,后来干脆自暴自弃,疯狂打游戏,寻找赢的感觉。
所有的成瘾背后,都是孩子在表达自己的需求!
只有真正看见孩子,才能把孩子从沉迷手机的边缘拉回来。
03
成瘾的对立面不是控制,而是链接
孩子沉迷手机,家长很头疼。
于是,通过打骂、镇压、硬碰硬的方式和孩子对着干。
但其实,成瘾的对立面并不是控制,而是与孩子建立链接。
所谓链接,意味着和孩子重建关系,用爱把孩子爱回来。
亲子关系有实质性改变,沉迷手机的行为才能有所缓解。
那么,家长应该如何建立链接,让孩子摆脱手机瘾?
首先,有效陪伴,帮孩子找回意义和成就感。
接诊多年,我发现多数家长根本不知道怎么“爱孩子”。
爱孩子最直接的办法,就是给予陪伴。
可陪伴孩子,不是坐在旁边盯着学习,不是催着孩子吃饭睡觉。
有效的陪伴,意味着把你的身心全部交给孩子。
陪孩子学习,你有没有跟他一起学知识,而不是充当监工?
陪孩子运动,你是不是也玩得酣畅淋漓,而不是坐旁边玩手机?
亲人的陪伴,可以减少孩子的无意义感,在现实生活找到乐趣。
其次,巧用家庭会议,合理制定规则。
召开家庭会议,是正面管教的典型方法。
你可以开一次正式的家庭会议,讨论手机问题。
一定要尽可能了解孩子的需求:
比如“同学们都玩”——孩子需要用游戏和同伴沟通。“玩游戏有成就感”——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。“没事干就玩玩”——孩子的生活需要丰富。孩子和家长一起写下应对手机沉迷的方法,越细化、越具体,越好。
比如,每天可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,什么情况不能使用手机。
然后决定哪些规则可执行,哪些方法不现实。
另外,树立榜样,从自身做出改变。
老话说,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
你想让孩子戒掉手机,自己先要戒掉。
在现实生活中多花时间,让孩子觉得你值得信任,说到做到。
你和孩子都需要努力,努力控制情绪,努力自我约束。
这样,才是一个健康的戒掉手机的过程。
青春期孩子“爆雷”不断,手机成瘾。
作为家长,我们要做孩子的心理容器,而不是孩子的监视器。
唯有如此配资炒股排名,才能破除手机瘾这颗“毒瘤”!
发布于:湖南省